全会解码丨加快形成现代化工业发展新格局

四川在线记者 寇敏芳

工业兴省制造强省如何推进?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“扬优势、锻长板,促创新、增动能,建集群、强主体”的工作思路,明确了建设制造强省的具体举措,推动加快形成现代化工业发展新格局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新格局打造重在两个“两”:一是工作抓手上,实现产业提质与规模倍增“两全其美”;二是方法路径上,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“两翼齐飞”。

如何看待、如何推动?与会代表展开讨论。

看抓手:提质与倍增“两全其美”

“提质倍增”是本次全会的新词。所谓“提质”,就是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,纵深推进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,提高产品附加值、品牌影响力、企业竞争力和全要素劳动生产率,着力转变发展方式、优化产业结构、提升发展效益。

“以前提产业发展目标,增长是放在第一位的。”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周激流注意到,此前,我省关于产业发展目标的描述是“三化三升七倍增”,本次全会格外强调“提质”并且将其放在了首位。“这一提法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,是四川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。”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,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”。

“提质”在前,“倍增”在后,并不意味着增长就不重要。在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看来,提质与倍增是一对辩证关系,量变引起质变,质变又推动新的量变,进而催生更大的质变。

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峻的另一个身份是浙江省驻川工作组组长,他带来了东部地区的“他山之石”。从东部地区工业“进化”的路径来看,浙江和广东在产业规模达到5万亿后,均通过4—6年时间,完成迭代,实现倍增。“四川已经到了量变触发质变的关键节点。”

10万亿,这是四川此前锁定的产业倍增目标。四川已作出部署:加快做大产业整体规模,到2027年底实现六大优势产业营业收入比2021年翻一番。

六大优势产业包括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食品轻纺、能源化工、先进材料、医药健康,它们是四川基础最优、前景最好的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工业行业。

强不代表没有短板弱项。以四川首个万亿级产业电子信息为例,有与会人员指出,我省高端芯片的对外依存度高达90%,总体上还没有形成“卡位入链”的制胜优势。以提质倍增为抓手就是要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,补强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薄弱环节,以此提升四川全产业链竞争力。

探路径: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“两翼齐飞”

提质倍增的目标如何实现?全会提出,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、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。

传统产业是四川工业的“老底子”,六大优势产业中传统产业占比超过70%。大家在讨论中认为,传统产业不仅是四川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“基本盘”,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来源。

因为传统不代表落后。不少与会人员发现,在六大优势产业的排位中,相对传统的“食品轻纺”已从过去倒数第二位提升至第三位。“轻纺本来是个‘小产业’,但是却被写入优势产业,足见四川对传统产业的重视。”

今年5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,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不能当成“低端产业”简单退出。全会文件中,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一系列部署安排,比如针对食品轻纺行业,提出“培育高端服装、智能家居等高附加值产业。”

资阳市委书记元方则抠起了字眼,“我建议将高端‘服装’改为‘鞋服’。”他现场为“资阳造”鞋履当起代言人。目前,资阳市安岳县已成为成渝地区鞋业产能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之一,当地最大的四川渝成制鞋产业园已聚集近百户企业,用一只小鞋子带动产值超50亿元。

传统产业如何升级?全会提出,要加快先进技术改造应用,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,大力推进工艺变革、结构优化、能级提升、方式转型,让老底子焕发新活力。

如果说传统产业是支撑四川工业的“四梁八柱”,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,对形成新的经济优势意义重大。全会将人工智能、生物技术、卫星网络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、无人机等列入我省重点培育壮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提出打造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。

“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是相对熟悉和固定的,但新兴产业充满了风险和挑战,要求我们在产业培育中必须创新思路。”来自成都的与会人员介绍了一个新兴产业招商中的小插曲。成都打算引进一个做心脏支架的跨国龙头企业,政府部门准备了土地、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条件的招商“大礼包”,但企业最看重的却是配套。心脏支架生产过程中对灭菌的要求极高,需要有配套企业,项目才有落地的可能性。

这次招商的经历,让成都进一步意识到产业链在新兴产业培育中的重要性。前不久,成都进一步优化建圈强链 “路线图”,明确重点建设8个产业生态圈,28条重点产业链,“推动实现链与链之间的交叉融合,尤其通过产业链细分,提供更加个性化、专业化、行业化的政策。”

培育新兴产业不仅要创新政策,更要抢抓机遇。全会透露出“抢抓新赛道、培育新动能”的强烈信号。在绵阳,2022年“抢”下的机器人产业正蓬勃发展,目前已聚集30多个相关产业项目,总投资超80亿元。“我们要推动机器人产业从‘新赛道’向‘主赛道’转变。”来自绵阳的与会人员介绍,在项目引进过程中,绵阳平均一个星期签约1户、两个星期开工1户,刷新了绵阳产业发展新速度。接下来,将加快从企业集聚发展到产业生态培育的转变,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

推荐DIY文章
刷新市场标杆,江铃福特全顺成全能轻客价值之选
实力夺冠!小鹏G9拿下挪威NAF续航测试第一,充电测试破单项纪录
用户成造车主角,北汽新能源锚定市场本质需求
做“全球高乳清蛋白奶粉”开创者,优博瑞慕迎来全新战略定位
IMAX特色家庭影音 海信激光电视L8K全国上市
小鹏汽车亮相2023粤港澳车展 小鹏G6领衔热度
精彩新闻

超前放送